宣兆琦
在人们引颈翘首的渴盼中,《齐国成语典故今读》即将付梓了。为此,著者郭丽教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长期以来关心她支持她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领导和朋友们也舒了一口气,因为大家都对这部大著早已有了很多的期待。
白驹过隙。眨眼间,我与郭丽教授认识已经两年了。那是2015年,淄博职业学院在原齐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稷下研究院,我有幸被学校聘为特聘教授和稷下研究院的特聘院长,而郭丽教授调入研究院做研究工作,于是我们便成了同事。
郭丽教授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为研究齐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作后做过编辑和高校教师。编辑工作为她打下了较深的文字功底,而教师工作则使她对教书育人有了深刻的感悟。为此,她来稷下研究院后,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给大学生开设了“齐国成语典故与大学生成长”的选修课。在此基础上,郭丽教授爬梳整理,深思明辨,数易其稿,终成宏著。书成之后,郭教授约我写序,因先睹此书,早读者一步了解该书的内容,姑且把几点粗浅的感受和认识写岀来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亦盼赐正。
如众周知,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山川形势,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演进,都有其独特的乡音方言,都有其独特的民情风俗,故而产生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古训,故而产生了“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的民谚。这些个所谓的“风”,所谓的“俗”,所谓的“民情”,所谓的“规矩”,所谓的“乡音”,所谓的“俚语”便构成了所谓的地域文化。具体到淄博的传统地域文化无疑就是齐文化了。
如果把齐文化看作浩瀚大海的话,那么齐国成语典故就像大海中美丽的贝壳。每一个成语和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就像贝壳中珍贵的珍珠,经过岁月的打磨,熠熠生辉。时至今日,大量的齐国成语典故还在现代人的行文中被广泛使用,散发着永恒的韵味,展示着经久不衰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因而,研究开发齐国成语典故可谓抓住了研究齐文化的一把金钥匙。这也是《齐国成语典故今读》的价值所在。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知识性
先秦齐国历时800余年,其间春秋争霸,战国称雄;战争此起彼伏,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齐国成语典故今读》从浩如烟海的齐国成语典故中精选了100条进行解读。每个成语典故都设置了“出处”、“原典”、“译文”、“释义”、“拓展链接”、“今读新得”等栏目。不但对所选成语典故追本溯源,条分缕析,而且对成语典故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典章制度,乃至于相关的历史知识等,郭丽教授通过“拓展链接”的方式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介绍。链接既有人物链接,比如“志在四方”中链接齐孝公;又有典籍链接,比如“一鸣惊人”中链接《韩非子》;还有知识链接,比如“孙膑膑膝”中链接五刑等。而典故拓展,则把历史故事梗概、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等都收进视野了。这样,读者从中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更多深刻的道理,感受到齐文化的浩瀚,获取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滋养。
其二,哲理性
齐国成语典故是齐国历史的投影和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它们作为语言文化的精华,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郭丽教授无疑是以一种独特的智慧思维,读出了齐国成语典故中的智慧。这部分内容作为本书的精华和精彩集中在“成长感悟”中。比如,在“孙膑膑膝”的成长感悟中,作者这样写道:“面对磨难,应学学孙膑的隐忍。……隐忍不是软弱,而是深谋远虑,是智者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高贵的坚持。懂得隐忍,学会宽容,不仅善待了他人,更是自我的救赎,它让我们在宽容中变得更加强大。”再如,“一箭之仇”的成长感悟中这样写道:“一箭之仇值得每一个人尤其是管理者学习,一是博大的胸襟和宽广的胸怀,是管理者的必备修养。……宽广的胸怀体现在一个容字。管理者只有拥有博大的胸襟,容人之长,容人之过,容人之能,容人之言,给有能力者以更大发展空间,才能提升自身影响力,才能收获下属的尊敬、认可和拥戴。”凡此语句不胜列举,俯拾即是。这就使得本书实而不板,论而不空,处处充盈着智慧,闪烁看哲理的烛照。
其三,通俗性
先秦齐国已远离我们两三千年了,当时的人物与事件,典章与制度,风情与民俗,语言与文字都笼罩了厚厚的历史烟云,今人视之犹如雾里看花,甚至很多的典藉都读不懂了。因而,齐国成语典故的通俗化是一个大问题了。郭丽郭授在对齐国成语典故今读的撰写中务求知识性和通俗性并举,每个成语典故总是先注明“出处”,再引出“原文”,继之以“译文”,然后是“释义”。凡涉及来源之处皆严肃、谨慎,必考证其最初之源始,以求正本清源,并明示其演变流传。译文与释义无不文字准确,语句生动,言简意赅,通畅优美。又总是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典故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比如,“乐极生悲”的成长感悟中这样写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人生一世,荣与辱,成和败,得与失,聚或散,都是在所难免的。唯其如此,才能把人生渲染得璀璨多彩。”
这些文字都晓畅明了,又很优美。因而,通俗性便构成本书的一大特色了。
其四,现实性
我们为什么研究历史?为什么研究齐文化?我们的研究不是寄兴亡之长叹,不是抒怀古之感慨,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历史的智慧解决当代的社会问题。亦如《管子》所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郭丽教授原在淄博职业学院工商学院执教,2015年成立稷下研究院时调入研究院任研究员。教研相长,她做研究的同时,也给学生讲课。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她开出了“齐国成语典故与大学生成长”这门课。本书就是在这门课的讲义基础上升华而来的。因而,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便成了作者关注的焦点和核心了。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今读新得”栏目中。比如,“缇萦救父”的“今读新得”这样写道:“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中国还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见,人生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顺父母。青年学子们,趁我们还年轻,趁他们尚未老去,去好好珍惜和报答这份沉甸甸的爱吧!”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谆谆教诲贯穿于书的始终。由此可知,大学生成长作为写作的起始点和落脚点的现实性也就构成了本书的又一鲜明特点了。
当然,该书绝非尽善尽美之作。换言之,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瑕不掩玉。这并不妨碍该书是一本有创新价值的齐文化研究力作。
是为序
2017年5月写于淄博职业学院北校区主楼
作者简介:宣兆琦,山东理工大学教授,齐文化研究院原院长,省齐文化研究基地原首席专家,现任淄博职业学院特聘教授、稷下研究院特聘院长,省社科专家库成员,市文促会齐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