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从北面群山中蜿蜒而来,湍急莽撞的河水在此与一座山撞了个满怀,然后东折而去。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相遇,使温柔的河水融进了爱的情素,让挺拔的大山有了甜蜜的梦。
谁会想到,这片山水相依的秀灵之地,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郞织女传说的重要发源地。
(一)
从沂源县城向南出发,在葱茏叠翠的群山中行驶二十多分钟,一座与众不同的山突兀映入你的眼帘。她的不同,在于她的奇崛孤傲和雾霭笼罩着的神秘,在于她独立于众山之外的仙风道骨。
这山,名叫大贤山。
这山,像画轴,凄美的牛郎织女传说,围绕着它徐徐展开……如果从远处观看,以大贤山为中心的这片山水,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发源于鲁山之阳的八百里沂河,是山东省境内最长的内陆河,流经沂源县城时,还像青涩秀气的村姑,显得有些拘谨羞答。仅仅流经几十里的路程,到大贤山脚下时已是泱泱如多情的少妇。还有一条河,清清澈澈,像一匹小白马,从大贤山以西急匆匆闯过来,一头扑进沂河,像孩子扑进母亲的怀抱。这条河叫白马河。
两条河交汇于此。
我看过一幅航拍照片,两条河的交汇如一个大大的“人”字,把大贤山深情拥在怀里,很形象地构成了一个“仙”字。仅从此处山水构造上看,已是寓意丰富,不同凡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总暗含着让人禅悟不透哲理和意境。
山的宽厚仁慈和水的柔情智慧在此相融,就具备了诞生文化的土壤和条件。各种神话传说是最早的文化传承形式,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以大贤山为中心的这片神奇之地诞生牛郞之女的传说就不足为怪了。
大贤山上有建于唐代的织女洞,与大贤山一河之隔的是牛郞官庄村,村边有牛郞庙的遗址。大贤山上的织女洞隔沂河与对面的牛郎庙相望,就像天上的织女星与牛郞星隔银河相望,“沂河”与“银河”还是谐音呢。这不就是“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吗?
沂源牛郞织女传说向国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全国以此传说向国家申报非遗的共有11个地方,狼烟四起,竞争十分激烈。经过专家投票,沂源牛郞织女传说以总分第一名脱颖而出,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紧随而来,分上下两集系统播出了对沂源牛郞之女传说的探索和发现。
沂源牛郞之女传说声名鹊起,知名度日增。年年举办“七夕”情侣节,吸引八方来客。许多外地人就是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语“牛郞之女,情定沂源”知道沂源、认识沂源的。
(二)
大贤山,亦称凤凰山,海拔532米,在连绵的群山中,这座山确实不算高。但壁如刀削,古松倒挂,雾气环绕,其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风姿,望一眼就让人难已忘记。
织女洞,位于大贤山东北簏的山腰处,是沂源牛郎织女传说最显明的物质载体。据史料记载:“洞临沂水,高峻险绝,莫敢俯视。又有石形若鼓,击之有声,每岁七夕,云气触空,环如结绮,近听之隐隐如机杼声。”(乾隆《沂州府志》三十六卷)。了了数语,织女洞其位其形其意跃然纸上,织女的织布声让人身临其境,浮想连翩。织女洞依托一个天然山洞建成,始于唐,盛于宋。洞口悬于崖壁,砌石磴十余层至洞口。洞不大,上下两层。下层织女端坐,上层为绣阁。从上层凭窗望去,越过落地的“银河”(沂河),对面的牛郞官庄和牛郞庙一览无余,再向前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史料记载中的织女像毁于文革,现在的织女像是后来塑造的,有粗制滥造之嫌,怎么看都像一个怨妇。
记忆可以复活,毁掉的历史再难还原。古代许多文人墨客来织女洞游玩赏景,留下了不少的诗词美文、游记杂感之类的文字。可以想像,这些满腹经纶的才子们到来时,他们不但被此处的仙景所沉醉,更被一座山的文化气场所吸引。嘉庆二十年,才子王松亭游览织女洞后,沉醉不知归去,欣然写下《登织女台》,以抒胸意。其诗如今依然镌刻在织女洞口的石壁上。引诗如下:
高攀石凳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
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
纵知机杼此中有,哪知鹊桥渡后闲。
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
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
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
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
王才子的诗,虽说不上字字珠玑,多么精彩,但笔法婉转流利,诗境清新雅丽,把周边景物和自己的心情很好地融为了一体,是众多描写织女洞诗中比较到位的一首。
从现存文字记载看,织女洞始于唐。这由一块出土的明朝织女洞重修时所立石碑为证,碑文记载:“志云唐人闻箇中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在碑文中还十分难得地透露出把织女和牛郞牵连在一起的机缘。明万历年间,时任沂水知县王凤竹在视察大贤山时,看到秀丽的山水,生发出一段奇思妙思,他和主持道人品茶论道,大谈玄妙之理,讲神仙洞穴必须得“秘”、得“虚”。这竟然引发了道人将织女洞与牛郞附会在一起的念头,并且马上付诸行动,第二年就在织女洞对面、沂河岸边建起了牛郞庙。“于是乎,在天成像者,在地成形矣。”这里非常清晰地告诉人们,牛郞庙的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而牛郞官庄的存在则更晚。定稿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沂水孙氏示谱略》中,为我们提供了牛郞官庄孙氏家族迁移至此的最初时间。“居沂水牛郞官庄一支已十余世,上推迁移年岁,当在明末叶。”(需要说明的是,在1944年之前,沂源还未建县,大贤山一代归沂水管辖)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明末孙氏家族定居沂河岸边时,牛郎庙已经建成。毫无疑问,牛郞官庄是因牛郎庙而命名的,其建村时间应该晚于建庙时间。
不从文化的角度去看织女洞,那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洞而已。这个洞穴的幸运在于被一个著名的传说所附会,而具有了天宫般的神秘。如果向更深处探索这个看似普通的洞穴,你会发现它其实并不普通,竟然与一个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相连,由此牛郎织女传说更增添了魔幻色彩。这个地质奇观被称为角度不整合面。从崖壁上看,地质层明显分为三部分,上下分别是不同颜色的坚硬岩石,中间却是手掌宽的被风化剥蚀的飘带。这种地质现象是由于地壳的剧烈动形成的。据地质学家考证,飘带下面的岩层是距今22.8亿年前形成的土黄色片麻岩,上面岩层为距今5.8亿年前形成的层状早寒武纪的石灰岩,上下两个岩层之间相距17亿年。神奇的是,两个岩层之间的那条飘带恰好与织女洞的门口处重合,也就是说,当你双脚跨进织女洞的时候,就一步跨越了17亿年的时空。
17亿年,多么久远的岁月,连想像都难以企及,此刻一步就跨越了。门里门外相隔17亿年,比传说更久远,比神话更魔幻,你还能说这个洞穴普通吗?作为沂源土著,我已记不清多少次陪客人游览织女洞了,但每次跨过这道门槛时,像一次梦幻般的穿越,内心说不出的神圣和激动。
(三)
大贤山透着一种气质,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因文化元素而产生的灵气,使她与周围的山迥异有别。
大贤山上遗迹甚多,除了前面介绍的织女洞,还有织女泉、叶籽银杏、九重石塔、无生殿、药王庙、玉皇庙……这座山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太多的记忆,它们大都与牛郎织女传说或多或少有关联。
一个仙境般的地方,必会诞生与众不同的奇观。
一棵奇异独特的银杏树,最吸引众人眼球。此树位于织女洞的左上方,树高25.3米,树围3.35米,树冠覆荫266平方米,树龄1400多年。真的算一棵老树了,如今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最为奇特的是,此树有一根枝条,其所结果实没有果梗,而是直接长在叶子上,像掌心中放着一个银杏果,被称之为叶籽银杏。据专家说,这是一种基因的变异,在世界上十分罕见。目前这种树世界上只有两棵,一棵在大贤山,另一棵在日本。仅此一棵“叶籽银杏”,就让大贤山拥有了骄傲的资本。
我曾在这棵银杏树下多次驻足。目光顺着粗状皲裂的枝干向上攀援,虬劲的枝桠、浓密的树叶、累累的果实,像面对一位智者,像面对悠久的岁月,心中顿生对生命的敬畏。那根生长“叶籽银杏”的树枝,恰好伸向织女洞的方向。于是叶子上的银杏果与织女就有了关联,有的说是织女撒落的珍珠;有的说是织女面对蛮横不讲理的王母娘娘,流下的无奈而委屈的眼泪。
大贤山的神性、灵性,还源于那眼汩汩喷涌的泉水。在银杏树的一侧,有织女泉。据说这泉水是供织女洗漱用的。未见泉水,先扑来一阵湿润的凉意,让人神清气爽。石砌的泉壁上覆盖厚厚青苔,泉中有南北两股泉水如两条小龙从石罅中喷出,曲泠泠流转。此泉久旱不涸,大雨不溢,清澈甘冽。据专家检测,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难得的天然矿泉水。每次到大贤山,我都痛饮几口泉水,一种说不清的清冽直透心底,令人畅快无比。游人到此,必先饮泉水,然后用矿泉水瓶之类的容器带走泉水,祈求爱情的美满,生活的幸福。
从织女泉继续向上攀登,跨过十余级台阶,就会看到一座用石头建造的九重塔。像大贤山这样钟灵毓秀之地,没有士与僧的身影那才叫奇怪呢。唐宋时期,士与僧的因缘际会构成了一大文化时尚。大贤山是这种际会的一块风水宝地。
石塔为金代文物,上面有金朝泰和六年(1206)的线刻人物像和文字题刻。题刻记述了大贤山道教的开山人物——唐朝道士张道通的事迹。关于张道通的传说比较杂乱,梳理一下有以下几点是相同的:张道通是个半仙体;来自长白山;在此炼丹;活了318岁。九重石塔即为其所建。
是谁最先修建了织女洞,没有文字记载。但在当地民间传说中,大都是说是道士张道通修了织女洞。据传此洞本是张道通的炼丹之所,一天夜里,他梦见织女哭诉因爱慕凡间男子牛郎,偷偷下凡间,暂无居所,恳望收留。醒后,梦中情景真切清晰。于是,张道通搬出了山洞,并四处筹款,对洞穴进行了修建,取名“织女洞”。这显然与前面所述是唐人听到洞中织布声而取名织女洞相矛盾。金代碑刻文字,曾记载过张道通云游至大贤山的情景:“乃游此地,谓人曰山名大贤,织女崖□,乃同徒众登眺巅峰,山清水秀,而乐居焉。”如果这段文字是准确的,说明张道通到达大贤山时,已有织女崖,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已和织女有了关联。我们可以这样推论:织女崖因织女洞而得名,张道通到来时,织女洞早已存在。
至于山上的无生殿、玉皇庙、药王庙与其他地方的庙宇大同小异,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但我想说的是,大贤山上道佛两教同生同在,首要的还是因为这里自然风景优美,风水上佳。有人说,天下佛道两教占尽天下美景。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最能迎合凡心,俘获人的灵魂。
民间传说的诞生,大都需要依附山水风物,像一出大戏需要舞台和场景。大贤山、沂河、牛郎官庄就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大舞台,与之有关的景物都是不可缺少的道具。一出古老的大戏演了几千年,观众换了一茬又一茬,依然没有谢幕,这就是忠贞爱情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
就此而言,大贤山已经不是一个纯粹自然的地理存在,而是一个意义丰富、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化符号。
作者:鲁山石,转载自《荆棘鸟文学》